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产业接地气 发展成色足 – 安徽皖北网
安徽皖北网 亳州 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产业接地气 发展成色足

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产业接地气 发展成色足

  1月26日,雨后放晴。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的村部厂房里,大家一大早就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十多位老年村民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小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将完整土豆切块,很快分切后的土豆块就堆出了一座“小山”。

  “这些切好的土豆块就是土豆苗,天晴后就可以栽种,一亩地播种300斤左右。今年春季,村合作社准备试种200余亩土豆,预计亩产5000斤。”  双鹿村党总支书记刘娟告诉记者,得益于村里各项产业的发展,2020年双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比2019年翻一番。全村仅蔬菜种植一项,高峰期就可带动200多人在基地务工,其中贫困户30多人,每年直接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到生活更有奔头。”

  “现在看病国家给报销,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稳定收入,老头在建筑工地做小工,小孩在外干学徒,我在咱村合作社干零活,都有工资,2017年家里就脱贫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正在切土豆的脱贫户张广兰高兴地说,现在她们家还享受光伏、小额信贷、公益岗位等精准扶贫政策,加上务工收入,2020年家庭收入接近4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俺家现在人人都是万元户了,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村民陈建厂早年间为给女儿治病负债30余万元。2014年,陈建厂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残疾补助、医疗报销等惠民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家里情况稳定后,陈建厂开始养猪,因为懂兽医技术,养起猪来得心应手,收益很好,2020年,养猪净收入达10余万元。对比自己近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陈建厂激动地说:“国家的帮扶政策好,这两年养猪又赶上了好行情,现在生活各方面都提高不少,应该就是小康生活了吧,放在几年前,真想不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幸福日子。”

  “双鹿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505人,贫困发生率为10%。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通过全村人这几年的不懈奋斗,2016年双鹿村实现村出列,2020年底,全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刘娟表示,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扶贫资金参股分红、土地流转大户上交村集体服务费、扶贫资金建设的烘干房资产收益等多个方面,通过就近就地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使贫困户“天天有活干、月月有工资”,切实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发展,一举多赢。

  希望的田野生机涌动,美好的乡土大有可为。双鹿村在发展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又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鹌鹑养殖产业,把村里50亩养殖用地充分利用起来,企业出资建设厂房,有意向有能力的村民可以通过承租的方式参与养殖。新创养殖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桂金印介绍,他们公司负责供苗、销售、养殖技术等一条龙服务,“一棚鹌鹑大约是6万只,一年保守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产业兴旺为双鹿村夯实了发展底气。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双鹿村在以西兰花为主导的蔬菜产业发展上,紧扣“高质量”“一体化”,面向沪、浙、苏市场,融合发展,积极作为。近日,该村西兰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安徽省第二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刘娟介绍,为鼓励该村大力发展西兰花种植等产业,板桥集镇党委政府给村里配套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蒙城县又配套资金给村里建设了冰厂和冷库,预计本月开始投用,配套设施对西兰花种植、加工、包装、产业链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里人爱吃啥咱就种啥,城里人稀罕啥咱就养啥。双鹿村目前逐渐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引领,多样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接续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娟说,该村目前注册成立了蒙城县助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西兰花产业发展上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科研单位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西兰花产业科技含量,开展出口原料备案基地认证等工作,“随着发展实力的增强,我们还将兴办加工企业,上马加工生产线,延伸西兰花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王浩 任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徽皖北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

蒙城县板桥集镇:加强扶贫宣传 巩固脱贫成果

蒙城县板桥集镇:扶贫送温暖 新春送祝福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5577102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341454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