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 淮南早期共产党人”系列②高语罕 中共第一批党员之一
安徽寿县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在19世纪末,它是皖北唯一的商埠,因为四通八达,在当时的中国内地绝对算是一个消息灵通、得风气之先的地方。1887年(光绪十三年)的夏天,伴着风雨雷声和动荡的时局,一个小生命在正阳关盐店巷诞生了,他就是高语罕。
高语罕,他是五四先驱,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一生撰有著作30余部,其中《白话书信》再版39次,为时代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高语罕,中共早期党员。他早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与建党建团活动,他曾活跃于中共高层,是吸收朱德入党的党支部成员,与叶剑英、叶挺、贺龙一起筹划南昌起义,起草中央委员宣言。1929年11月,因追随被开除出党的陈独秀而被开除党籍,就此淡出中共高层视野。
2021年2月24日,记者来到寿县正阳关南街的盐店巷,找到了高语罕的故居。故居里一位老人接待了我们。这位老人名叫高永久,今年81岁。他说:“高语罕是我的亲大伯。高语罕在家排行老大,我父亲排行老四。大伯就是在这院子里出生的。”
高永久介绍说,高语罕1887年8月1日出生于安徽寿县正阳关盐店巷。高语罕的祖上曾经是大盐商。可是到了他祖父那一辈,家道已经败落。祖父依靠给航运公司做会计的收入养活家小。他的父亲虽然是个私塾先生,一生苦苦攻读,却时运不济,没有考中秀才。但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高语罕亦具备了较深的文字功底。
1904年冬,清政府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6岁的高语罕随同老师前往寿州赶考。张榜时,高语罕榜上有名,而他的老师却名落孙山。1905年,高语罕离别家乡,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与同时代的其他有志青年一样,此时的高语罕亦满怀拳拳报国之志,于该年秋天东渡日本,进入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经人介绍,高语罕加入了同盟会。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时,高语罕是积极的撰稿人,连续在该杂志发表了《青年之敌》《青年与国家之前途》等多篇文章。后来,高语罕到芜湖省立五中任教,创办了安徽第一个学生自治会,培养了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李克农、尹宽、曹渊等许多优秀的青年学生。在此期间,高语罕同陈独秀多有接触,“并秘密参加早期的建党活动”,开办了多所工人夜校,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6年9月,经时任安徽省立五中国文及修身课教师刘希平介绍,高语罕前往该校任学监兼授英文。次年秋,他即在五中发动学生本着民主自由的原则,组织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学生会。1919年,高语罕发动学生联络芜湖各校掀起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学生爱国斗争,7月被解职。转任第二农业学校教员,积极推动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同年冬离校去上海。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现在正阳中学的苏式教学楼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教学楼的一楼,就是高语罕纪念馆。在纪念馆里的生平介绍里,记者看到了高语罕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经历:1920年8月,高语罕就和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雁冰等在陈独秀的指导下从事共产党发起组的工作。期间,高语罕还推荐自己在芜湖省立五中任教时的学生蒋光慈等进入外国语学社读书。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当时,高语罕正在北京。作为陈独秀的挚友、李大钊的早稻田大学同学,高语罕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秘密活动,并经李大钊、张申府介绍,高语罕成为中共第一批党员。
1921年1月,高语罕已成为中共早期建党骨干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之一,他把在芜湖五中、工读学校等校的讲义编纂成《白话书信》,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与《尝试集》、《独秀文存》齐名,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力作。高语罕参加完中共“二大”,受党组织派遣留学德国,入哥廷根大学深造。他一边读书,一边从事党的工作,与张申府等人一起组建了中共旅欧总支部,参加中共旅德支部组织的爱国反帝活动。
1925年春,高语罕回国到上海见陈独秀,在平民女校任教。参加五卅运动,曾任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8月被派到芜湖,指导国共合作后的安徽国民党省部门事务,并建立中共芜湖特别支部。同年12月被派到广州,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一度与邓演达、恽代英、张治中被蒋介石并诬为“黄埔四凶”。
在高语罕纪念馆,讲解员王海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高语罕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的经历:
1927年8月1日凌晨,也就是在高语罕生日这一天,激烈的枪声划破南昌城的夜空,响彻动荡纷乱的中国大地: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高语罕等人领导的革命武装,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奋勇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建立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随起义军南下广东受挫后,高语罕被前委派去香港进行联络工作。曾书面向中共中央汇报南昌起义情况,不久移居澳门。
“八七会议”后,高语罕亦在党的指示下辗转前往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参与指导太阳社文艺工作,与陈独秀过从甚密。而此时陈独秀已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在上海处于隐蔽状态,故其和外界的一切联系,都由高语罕代为办理。
1929年11月,高语罕因追随被开除出党的陈独秀而被开除党籍,就此淡出中共高层视野。
他的身影像淮河水一样渐行渐远,后来的历史大潮中,几乎再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由于叛徒出卖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高语罕随即逃往香港。直到1937年高语罕才离港返皖,回到正阳关家中。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以陈独秀代言人的身份宣传抗日。1939年5月随陈定居四川江津,与陈合译《大英百科全书》。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他帮助料理后事。此后移住陈铭枢家中,撰写古体诗。1945年撰写《九死一生》回忆录。
1946年春,高语罕随《新民报》编辑人员乘船回到南京,住在城南一低矮民宅中,继续化名为《新民报》写稿维持生计。此时的高语罕已贫病交加,所幸尚有不少原五中和二农学生予以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1948年,高语罕患病卧床,无钱医治,去函家中,请胞妹到南京照顾其病情。不久,高语罕便于贫病交加中谢世,终年60岁。
图二:1923年,高语罕(后右二)与朱德等在德国留学时合影(资料图)(记者李钧 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