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峰 姚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贫困问题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头等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古人讲,“君天下者,皆患人之困”,所以“审而行之,以康天下”。贫困问题事关百姓生存、社稷安危、国家兴衰,尤其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始终存在,是摆在历代政权面前的历史包袱。
中国历史上的贫困固然有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因素,但更是和封建剥削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封建社会以“牧民”之道而行天下,对统治者来说,维持统治、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是第一位的,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始终处于次要地位。考虑基本民生只是为使“载舟之水”不至成为“覆舟之水”。剥削制度是造成贫困的根本社会原因,土地兼并、赋税徭役是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则让贫困雪上加霜。即使历史上的所谓盛世也难掩人民的贫困。在盛唐期间,尽管总的社会财富得到极大增长,如杜甫曾诗咏“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但是,实际农村社会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唐大诏令集》之《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中载:“水旱相仍,逋亡滋甚,自此成弊。至今患之。且违亲越乡,盖非获已。暂因规避,旋被兼并,既冒刑网,复捐产业。客且常惧,归又无依,积此艰危,遂成流转。”安史之乱前,破产逃亡户问题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杜甫诗中也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种严重两极分化、民不聊生的现象进行了血泪控诉。宋元明清时代的农民贫困问题还是十分突出,“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就是证明。尤其16世纪以后,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对土地的刚性需求扩大,与土地有限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使贫困问题更难解决。明代人口的峰值约在2亿左右,清代人口在1850年达到 4.3亿左右。1793年英国使团记录了当时中国人普遍的贫困,揭穿了“康乾盛世”光鲜外表的另一面。
尤其是1840年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廉价商品大量输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日益增多。中国农民一方面因帝国主义经济入侵而大批破产失业,另一方面封建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仍然十分严重。在辛亥革命到大革命之间的这一时期,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的租额一般都非常高。据调查,全国各处都没有少于百分之五十的,有的地方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七十,遇着灾荒往往全部收获还不够交租。加以军阀混战兵匪灾荒的连年侵扰,苛捐杂税的重压,使一部分艰难维持生计的小农亦趋于破产。这个时期,农民贫困化问题尤其突出。正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描绘的那样:有的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有的债务丛集,如牛负重;有的时有贫困的压迫和失业的恐慌,不一而足,但都在贫困中挣扎生存。在贫困、战争和天灾的多重打击下,破产的饥民大量形成游民群体。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这个群体的比例十分惊人,游民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
历史事实和理论逻辑都证明,贫困问题的总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中国共产党在第一个纲领中就鲜明提出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目标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成为了主人,才为全面解决贫困问题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脱贫奇迹为中国现代化阶段性任务作出关键性贡献
贫困问题作为几千年来影响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重要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既是极大的历史沉疴,也是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大考”。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白皮书认为,国民党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同样,蒋介石离开大陆前说,我把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甩给了共产党。他们都寄希望于共产党因不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即贫困问题而失败。毛泽东早在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里自然包括了解决贫困问题的理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春,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彻底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无偿得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这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历史性变革,为根本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创造了社会基本条件。
解决贫困问题是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步密切相关的。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设想落实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并认为这才能称作为“真正的工农联盟”。1956年,八大党章把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实现人民富裕生活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思路。更重要的是,八大明确指出,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这就在实际上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更加迫切。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在1979年12月首次提出中国建设现代化的新模式——“小康”模式。邓小平赋予“小康”以时代内涵,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即通过发展和建设使中国人民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从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助于”到后来的“三个有利于”,都强调把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邓小平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优越性。
不解决贫困问题,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整个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将扶贫、减贫、脱贫工作作为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瞄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各项工作目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脱贫成果举世瞩目,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近年来,我们在防治污染、修复生态、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建设在引领新风尚、满足新期待、激发新活力上取得新的成就。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总之,我国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打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难攻克的堡垒,这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彻底解决贫困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彻底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在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历程中走出了“关键一步”,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是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实现现代化不能一步登天,要步步攀升,消除诸多障碍。而消除绝对贫困,是其中的最大障碍,是这个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贫困不仅严重拖现代化的后腿,而且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在实践中影响社会稳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脱贫问题,这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基;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党对此的认识十分清醒。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也首先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提前实现这两个目标基础上,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今后两个阶段的任务,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可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包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内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平台。
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创造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发展,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不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党都能做到的。在世界历史上,西方国家是依靠对外掠夺、对内残酷剥削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其现代化发展过程充满着血腥和肮脏。在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的积累和贫困的积累、富人的奢侈生活和穷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之间形成鲜明对照,造成社会撕裂。至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为现代化过程中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所困扰,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始终无法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贫富差距拉大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甚至让一些国家跌入“发展陷阱”。为什么在人口众多、基础薄弱、资源又相对匮乏的中国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迈出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呢?因为中国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能够统筹兼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行强有力的国家调控,重点攻克脱贫道路上的一个个难关。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证明,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思想共识会进一步振奋党心民心,并将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物质力量。
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人民立场及其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最可靠的保证。无论是谋幸福还是谋复兴,对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都是横亘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巨大挑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压倒一切的胆识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郑重的、庄严的承诺。现在,经过艰苦努力,绝对贫困问题最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史性地得以圆满解决。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美收官,从减贫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充分体现了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解决贫困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脱贫攻坚的过程更加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联系,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国家顶层设计,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这条道路包括: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建立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建立合理使用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扶贫脱困的新机制;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确保扶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创造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新方式,增强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方式,把扶贫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增加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老大难工作实行精准的靶向式治理,等等。这些治理经验,不仅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充分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系统的战略思维,这些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者分别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